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收藏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Association between hemoglobin glycation index and carotid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作     者:聂广利 王兴洲 尹路路 林松 高鹏霞 陈娟 Nie Guangli;Wang Xingzhou;Yin Lulu;Lin Song;Gao Pengxia;Chen Juan

作者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内分泌科淮安2233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淮安2233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营养科淮安223300 

出 版 物:《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Management)

年 卷 期:2023年第17卷第11期

页      面:836-841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0743) 

主  题:糖尿病肾病 颈动脉 血糖 回顾性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与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20例DK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验数据。根据患者的FPG和HbA_(1c)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计算患者HGI水平,按照三分位数将HGI分为低HGI组、中HGI组及高HGI组。分析3组HGI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根据患者有无颈部斑块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254例)和颈动脉有斑块组(366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DKD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DKD患者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59%。与无颈动脉斑块组相比,颈动脉斑块组患者年龄更大(60.52岁,t=-7.71)、病程更长(10年,Z=-4.17),收缩压(141.9 mmHg,t=-3.29)、HbA_(1c)(9.2%,Z=-2.17)、HGI(-0.20%,Z=-3.43)、尿素氮(6.87μmol/L,Z=-3.96)、肌酐(77 mmol/L,Z=-4.05)、UAER(234.25 mg/24 h,Z=-5.59)水平更高(均P0.05)。低HGI组、中HGI组和高HGI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0.5%、57.9%、68.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P=0.001)。年龄、UAER、HGI为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OR值为1.051、2.775、1.474,均P0.05)。高HGI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是低HGI的2.142倍,校正年龄、性别、病程、BMI、血压、血脂和UAER等混杂因素后,高HGI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是低HGI的2.558倍。结论DKD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HGI明显升高,且随着HGI水平升高,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增加。HGI升高是DKD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