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温三向单次冲击下AZ31镁合金孪晶与退孪晶对织构的影响 收藏

高温三向单次冲击下AZ31镁合金孪晶与退孪晶对织构的影响

Influence of twinning and detwinning on texture in AZ31 magnesiumalloy duringhigh-temperature three-direction single impact

作     者:肖罡 贺丹丹 郭鹏程 崔悦 刘筱 朱必武 XIAO Gang;HE Dan-dan;GUO Peng-cheng;CUI Yue;LIU Xiao;ZHU Bi-wu

作者机构:江西科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江西南昌330098 湖南科技大学高功效轻合金构件成形技术及耐损伤性能评价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湘潭41120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广东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阳江529500 

出 版 物:《塑性工程学报》 (Journal of Plasticity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3年第30卷第11期

页      面:158-1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0503[工学-材料加工工程] 08[工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02[工学-机械工程] 080201[工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1139,52075159)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224ACB218002) 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JJ30019,2023JJ30262,2023JJ30252)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21B047) 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22GXYSOF24) 

主  题:三向单次冲击 镁合金 织构 孪生 退孪生 

摘      要:对变形态AZ31镁合金进行温度为400℃、冲击气压为0.6 MPa的三向单次冲击,分析了三向单次冲击载荷下的变形机制、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三向单次冲击过程中主要发生孪生和再结晶,其中第2向冲击时发生退孪晶现象;第1向冲击时的主要变形机制为二阶锥面滑移和拉伸孪生,第2向冲击时拉伸孪生被棱柱面滑移替代,第3向冲击时主要变形机制为二阶锥面滑移、拉伸孪晶和棱柱面滑移。经过第1向冲击后,主要的织构组分仍然保持初始织构的{0001}和{0001}织构组分,由于发生孪生,基面组分极密度弱化,且增强了{01-10}织构组分,第2向冲击后,主要织构组分保持不变,由于发生退孪生,基面组分极密度增加,第3向冲击后,孪生和再结晶引起织构组分变为以{01-10}为主,同时形成c轴偏离ND的弱织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