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铜、镉对绿鳍马面鲀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收藏

铜、镉对绿鳍马面鲀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Toxic Effects of Copper and Cadmium on Embryos and Larvae of 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

作     者:王晓然 边力 涂忠 胡琼 秦搏 常青 英娜 吴艳庆 杨立国 陈四清 Wang Xiaoran;Bian Li;Tu Zhong;Hu Qiong;Qin Bo;Chang Qing;Ying Na;Wu Yanqing;Yang Liguo;Chen Siqing

作者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3 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烟台264000 

出 版 物:《生态毒理学报》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年 卷 期:2023年第18卷第5期

页      面:246-254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603022022014) 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Z822286) 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2022XCZX078) 

主  题:重金属 绿鳍马面鲀 急性毒性 胚胎 初孵仔鱼 

摘      要:以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胚胎及初孵仔鱼为实验对象,采用静水试验方法,研究Cu^(2+)、Cd^(2+)对绿鳍马面鲀胚胎及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溶液浓度升高,绿鳍马面鲀胚胎畸形率呈上升趋势,孵化率呈下降趋势,初孵仔鱼呈现V、S、L、U等各种畸形状态;囊胚期至神经胚、器官分化至出膜2个阶段发育时长均随Cu2+浓度的增加呈先缩短后延长趋势,2个阶段发育时长均随Cd2+浓度的增加呈延长趋势;不同Cu2+、Cd2+浓度组在2个发育阶段死亡率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同一浓度下,器官分化至出膜阶段胚胎死亡率低于囊胚期至神经胚阶段;初孵仔鱼存活率与重金属溶液浓度和培育时间呈反比,畸形率与溶液浓度呈正比。Cu^(2+)、Cd^(2+)对初孵仔鱼72 h-LC50值分别为0.063 mg·L^(-1)和3.589 mg·L^(-1),其对应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52~0.072 mg·L^(-1)和3.184~3.944 mg·L^(-1)。安全浓度分别为0.006 mg·L^(-1)和0.359 mg·L^(-1)。本实验表明,Cu^(2+)对绿鳍马面鲀胚胎发育及初孵仔鱼的毒性大于Cd^(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