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际社会关于“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与评价 收藏

国际社会关于“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与评价

作     者:那朝英 

作者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出 版 物:《国外理论动态》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年 卷 期:2023年第5期

页      面:37-4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主  题:“数字丝绸之路” 数字化 “一带一路”倡议 

摘      要: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数字化延伸,“数字丝绸之路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全球化贸易网络和文化交流渠道。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国际社会对其的认知和评价,既有助于研判各国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舆论倾向和政策走势,也能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总体而言,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是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数字治理规则,优化国际数字交流与合作机制,这有助于缩小各参与国的数字鸿沟,助力包容性发展,推动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也有学者对“数字丝绸之路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数字鸿沟与技术落差、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中美之间的竞争表达了担忧。基于国际社会中积极评价与负面认知并立、竞争与合作双重态度并存的现状,我们需精准对接各合作对象的利益诉求,与各方在技术创新、数字鸿沟弥合、数据治理规则制定等方面强化协调,进一步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走深走实。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