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重点任务驱动、财政增收激励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收藏

重点任务驱动、财政增收激励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Priority Tasks Driven,Fiscal Revenue Growth and China’s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ization

作     者:胡如梅 胡鸿伟 周天肖 HU Rumei;HU Hongwei;ZHOU Tianxiao

作者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出 版 物:《中国土地科学》 (China Land Science)

年 卷 期:2023年第37卷第10期

页      面:40-4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重大问题研究”(20JZD013) 百山祖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项目(2021ZDZX02) 浙江省软科学一般项目“促进浙江省农民增收的机制保障与政策优化研究”(2021C35066) 

主  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地方政府 改革回应 重点任务 财政增收 

摘      要:研究目的: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探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地方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为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供政策启示。研究方法:案例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受重点任务驱动,首批试点地方分配更多注意力在“农地入市,改革进展明显优于非首批试点;首批试点地方中,中西部城市的入市改革表现总体上并不逊色于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前者依赖政府主导的“以地谋发展模式的效果明显不如后者。地方财政增收对政府保持供地垄断地位的依赖程度较低的地方开展和推进入市改革的动力相对较强,而高层级政府的关注会强化这一动力。研究结论:地方政府的代理人属性和财政增收的自利属性共同影响其政策创新与执行。入市改革进展是地方政府代理人属性和财政增收激励综合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的回应差异源于该项改革对地方财政收益格局的影响差异以及高层级政府的重视程度差异。建议优化中央与地方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利用政治权威的显著影响促使地方突破对传统的“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抓紧研究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相关税费的收取方案,保障政府在土地增值过程中合理的收益分享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