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牙周病患者菌斑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牙周病患者菌斑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control statu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作     者:刘苗 刘瑾 王昱新 程百祥 程政 雷冰 LIU Miao;LIU Jin;WANG Yuxin;CHENG Baixiang;CHENG Zheng;LEI Bing

作者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陕西省颅颌面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04 陕西省牙颌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04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综合科陕西西安710004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陕西西安710004 

出 版 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3年第40卷第12期

页      面:1126-1130页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2101068)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临床新技术、新业务项目(编号:xjkqxjs2019-08) 

主  题:引导生物膜疗法 牙周病 菌斑控制 横断面调查 影响因素 

摘      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菌斑控制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的350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全口龈上洁治术,术后7~10 d复诊时对患者进行全口菌斑评估及检测、口腔一般检查及口腔卫生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菌斑控制效果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3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40份(97.14%)。患者总菌斑指数为(68.42±16.93)%;上颌菌斑指数低于下颌(P0.05);1区与2区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区与4区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区和4区菌斑指数分别高于1区和2区(P0.05),其余各牙面菌斑指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刷牙时间、不同刷牙方法患者的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和刷牙方法是影响菌斑指数的因素(P0.05)。结论牙周病患者菌斑控制总体情况不理想,疾病严重程度和刷牙方法是菌斑指数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以促进牙周病患者的菌斑控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