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物联网设备识别及异常检测研究综述 收藏

物联网设备识别及异常检测研究综述

Survey on IoT Device Identification and Anomaly Detection

作     者:樊琳娜 李城龙 吴毅超 段晨鑫 王之梁 林海 杨家海 FAN Lin-Na;LI Cheng-Long;WU Yi-Chao;DUAN Chen-Xin;WANG Zhi-Liang;LIN Hai;YANG Jia-Hai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北京100084 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湖北武汉430019 

出 版 物:《软件学报》 (Journal of Software)

年 卷 期:2024年第35卷第1期

页      面:288-30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8[工学] 081201[工学-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225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800204) 

主  题:物联网 设备识别 异常检测 

摘      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但也为设备资产管理和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首先,由于物联网设备类型和接入方式的多样性,网络管理员通常难以得知网络中的物联网设备类型及运行状态.其次,物联网设备由于其计算、存储资源有限,难以部署传统防御措施,正逐渐成为网络攻击的焦点.因此,通过设备识别了解网络中的物联网设备并基于设备识别结果进行异常检测,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学术界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系统地梳理物联网设备识别和异常检测方面的相关工作.在设备识别方面,根据是否向网络中发送数据包,现有研究可分为被动识别方法和主动识别方法.针对被动识别方法按照识别方法、识别粒度和应用场景进行进一步的调研,针对主动识别方法按照识别方法、识别粒度和探测粒度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在异常检测方面,按照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检测方法和基于行为规范的规则匹配方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物联网设备识别和异常检测领域的研究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