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公司创新:实证证据与作用机制 收藏
当代会计评论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公司创新:实证证据与作用机制

The Effect of Board Informal Hierarchy on Corporate Innovation:Empirical Evidence and Mechanisms

作     者:章永奎 严欣瑾 Yongkui Zhang;Xinjin Yan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会计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浙江杭州315300 

出 版 物:《当代会计评论》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view)

年 卷 期:2023年第2期

页      面:142-161页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基  金: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学者型独立董事、公司创新与‘内卷化抑制’”(FJ2021B15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学者型独立董事、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2072021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非正式层级 公司创新 监督 资源提供 

摘      要: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是董事会成员通过长期的交流互动,基于能力、声誉和影响力差异,对彼此进行评价并给予适当的尊重,进而自发形成的有地位高低之分的层次结构。在缺乏正式制度安排的董事会内部,非正式层级能够为董事会成员提供清晰的交流秩序,减少决策冲突,提升董事会治理水平。基于此,本文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正向促进了公司创新:在高新技术行业,该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在作用机制方面,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通过强化董事会监督职能与资源提供职能,促进公司创新。本文为公司优化董事会结构以提高创新水平提供了实践启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