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海南省扁豆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收藏

海南省扁豆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     者:伍壮生 吴月燕 王小娟 李雪峤 冯鸿瑜 高芳华 

作者机构: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果蔬遗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海南省瓜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分子植物育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年 卷 期:2024年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90202[农学-蔬菜学] 

基  金: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HAAS2023TDYD04)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项目(FW20230002)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项目(CARS-23-G55)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111821301354052028)共同资助 

主  题:扁豆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摘      要:为了探明海南省地方扁豆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本研究主要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收集的25份扁豆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21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地方扁豆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34%~59.80%,各性状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279~2.204。21个表型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叶长与叶宽、叶脉色与茎秆颜色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943 1和0.925 8。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64%,能较好代替21个表型性状的所有信息。在欧式距离为6.27处,可划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群包含20份种质,综合表现优良;第Ⅱ、Ⅲ类群均包含1份种质,表现为生长势强,豆粒大;第Ⅳ类群包含3份种质,表现为茎秆细弱,豆荚、豆粒小,百粒重轻。该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地方扁豆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