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的溯源与发展及新安医家的贡献 收藏

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的溯源与发展及新安医家的贡献

Trac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by Tonifying Qi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Xin′an Doctors

作     者:邵宁书 杨文明 SHAO Ningshu;YANG Wenming

作者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31 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8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新安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所合肥230012 

出 版 物:《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年 卷 期:2024年第22卷第4期

页      面:577-581页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编号:发改办社会〔2022〕366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No.2019XZZX-NB001)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0-025) 

主  题:中风 新安医学 益气活血 溯源 

摘      要:中风作为四大顽症之一,在《内经》首次提出后,便引起了历代医家的重视。以益气活血法为原则治疗中风,历来被认为是由清代医家王清任首次提出。但在近来研究中发现,益气活血法萌芽于《内经》,并未广泛运用于中风治疗。隋唐时期有医家提出从气血论治中风,明清时期新安医家进一步认为气虚血瘀为中风成因,并选用益气活血药物治疗中风,其认识要早于清代医家王清任。益气活血法其后继续发展,并在当代治疗中风时广泛运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