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埋伏上切牙正畸牵引的临床分析 收藏

埋伏上切牙正畸牵引的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orthodontic traction of impacted upper incisors

作     者:郭苏莹 陆史俊 丁元凤 GUO Suying;LU Shijun;DING Yuan-feng

作者机构:苏州口腔医院正畸一科江苏苏州215000 

出 版 物:《口腔疾病防治》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Stomatological Diseases)

年 卷 期:2024年第32卷第4期

页      面:273-279页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医学]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200208) 

主  题:埋伏牙 角化龈宽度 牙槽骨宽度 牙根长度 锥形束CT 正畸牵引 前牙美学 牙龈生物型 

摘      要:目的 探讨埋伏阻生上切牙正畸牵引对牙根、牙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2018年01月—2022年12月完成阻生上切牙正畸牵引的患者40例,选择对侧同名牙根尖孔未发育完成的为A组(23例),对侧同名牙根尖孔发育完成的为B组(17例)。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A、B组埋伏的上切牙牵引前后的牙根长度,比较患牙牵引后与对侧同名牙以及1年后患牙的牙槽骨(牙槽骨宽度、唇侧骨板厚度、牙槽骨高度)及角化龈宽度变化。结果 埋伏上切牙牵引后牙根长度较牵引前均有所增长(P0.05),而B组牵引后的牙槽骨宽度无法达到对侧同名牙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牵引后的唇侧骨板均无法达到对侧同名牙的高度及厚度(P0.05),角化龈宽度也显著小于对侧同名牙(P0.05);但A组1年后的回访中,角化龈宽度显著增长(P0.05)。结论 对埋伏上切牙牵引,有利于埋伏的上切牙牙根生长、牙槽骨的改建和角化龈的生长,但仍无法达到与对侧同名牙完全对称的状态。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