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4
出 版 物:《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3期
页 面:218-22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203[管理学-旅游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基 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WTC17)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3B0731)
主 题: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单位 传统村落 随机森林 自然环境 河流 梅山地区
摘 要: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观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其时空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湘中地区人类聚居空间的演变规律,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系统化管理、因地制宜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梅山地区文物保护单位、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和古道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分析不同时期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各自然因素对文化遗产分布的重要性。结果表明:(1)秦汉至隋唐时期文化遗产总体呈随机分布,其他历史时期呈集聚分布;(2)各时期文化遗产分布格局明显不同,高密度分布区随时间推移由资水中下游向中上游迁移;(3)文化遗产分布重心呈现整体向西南偏移的趋势,聚集程度表现为由集聚到分散交替演变的过程;(4)受自然环境影响,梅山地区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海拔500 m以下的平原或丘陵、坡度2°~15°的缓斜坡和斜坡、距地质灾害点1 km外的区域,各坡向分布较为均匀,距河流1 km范围内及红壤地区分布最多。(5)河流为影响该地区文化遗产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地质灾害和地形因素,土壤因素的重要性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