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武汉市主城区2010-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 收藏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武汉市主城区2010-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Research on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Wuhan City from 2010 to 2020 based on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作     者:王钰莹 贺三维 王海军 WANG Yuying;HE Sanwei;WANG Haijun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自然资源部华南热带亚热带自然资源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8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版 物:《遥感技术与应用》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39卷第2期

页      面:459-46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基  金:自然资源部华南热带亚热带自然资源监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3NRMK02) 

主  题:城市空间结构 静-动系统 协调发展 武汉市 

摘      要:耦合城市物理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两个层面,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能够明晰城市发展的现状需求,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布局提供参考。基于多源地理大数据,从城市静-动系统的协调性角度,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利用夜光遥感数据、POI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道路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层次结构和圈层分布两方面,刻画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①就时间变化而言,2010~2020年间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结构趋于完善,城市中心的范围和数量也出现了外延和增加。②就空间分布而言,主城区内空间结构的优劣分布欠均衡,总体形成了以城市中心向外围沿圈层梯度逐渐降低的格局。③利用多源地理大数据,在城市静-动系统视角下对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的刻画,与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吻合度高,有助于深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解,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