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临床、能谱CT及影像组学构建胃癌神经侵犯的预测模型 收藏

基于临床、能谱CT及影像组学构建胃癌神经侵犯的预测模型

Prediction Model of Perineural Invasion of Gastric Cancer Based on Clinical,Spectral CT and Radiomics

作     者:甄思雨 梁长华 王笑天 魏正琦 危涵羽 姚阳阳 ZHEN Siyu;LIANG Changhua;WANG Xiaotian;WEI Zhengqi;WEI Hanyu;YAO Yangyang

作者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新乡453100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重庆400715 

出 版 物:《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32卷第4期

页      面:339-345,34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LHGJ20210512) 

主  题:胃肿瘤 神经侵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诊断,鉴别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资料、能谱CT参数及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术前预测胃癌神经侵犯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0例行术前能谱CT检查的胃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神经侵犯阳性组和阴性组。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测量胃癌原发病灶能谱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从双期混合能量图像中提取214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单因素分析及支持向量机对组学特征进行筛选;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糖类抗原199、肿瘤厚度、Lauren分型、Borrmann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能谱参数中,两组动脉期单能量值(CT60 keV~CT110 ke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静脉期CT值、碘基值、标准化碘基值和除CT80 keV外的单能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影像组学分析选出曲线下面积最大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其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P值及参数分别为0.843、0.923、0.714、0.925、0.001、c∶g 2.64∶10.56。最后基于Logistic回归算法分别建立临床模型、能谱CT模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能谱模型、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能谱+影像组学模型,临床+能谱+影像组学模型,其中临床+能谱+影像组学模型诊断胃癌神经侵犯的效能最好,其曲线下面积、最佳阈值、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7(95%CI 0.850~1.000)、0.879、0.778、0.778、1.000。结论基于临床特征、能谱CT参数及影像组学建立的联合模型对术前预测胃癌神经侵犯具有较好的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