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干燥方法和温度对干姜中6、8、10-姜酚含量的影响 收藏

不同干燥方法和温度对干姜中6、8、10-姜酚含量的影响

作     者:韩燕全 左冬 夏伦祝 司宏娟 

作者机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出 版 物:《中药材》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年 卷 期:2011年第34卷第10期

页      面:1512-151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0281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40606Q40) 

主  题:干姜 干燥方法 UPLC 

摘      要:目的:对干姜合适的干燥方法和温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乙腈-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25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同时测定6、8、10-姜酚的含量。结果:4种不同干燥方法和温度加工的干姜药材中6、8、10-姜酚总量以60℃真空烘干最高,微波中火干燥最低。结论:不同干燥法和温度对干姜中6、8、10-姜酚含量有明显影响;干姜的干燥法以60℃真空烘干为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