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秦艽的化学成分及抗炎保肝活性研究 收藏

秦艽的化学成分及抗炎保肝活性研究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Gentiana macrophylla 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nd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

作     者:龚丽 龚冰璐 周啟秀 金琼 杨竹雅 刘录 DOI:/jissn-GONG Li;GONG Binglu;ZHOU Qixiu;JIN Qiong;YANG Zhuya;LIU Lu

作者机构: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教育厅民族药物质基准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 

出 版 物:《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 卷 期:2024年第55卷第10期

页      面:3238-324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云南省科技厅项目(202202AA100009,202302AA310006)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020YGG01) 云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020YGG01) 

主  题:秦艽 抗炎活性 保肝活性 (+)-秦艽酸甲 (−)-秦艽酸甲 8-羟基-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吡喃糖苷 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酯 

摘      要:目的研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干燥根部的化学成分及抗炎保肝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秦艽正丁醇和水层萃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为指标,评价各化合物的抗炎活性;采用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APAP)诱导人肝细胞(LO2)为模型,研究对APAP诱导LO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以评价各化合物的保肝活性。结果从秦艽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秦艽酸甲(1a)、(−)-秦艽酸甲(1b)、gentiananoside A(2)、3′-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3)、chinshanol A(4)、8-羟基-落叶松脂醇-4 -O-β-D-葡萄吡喃糖苷(5)、berchemol(6)、6-去甲氧基茵陈色原酮(7)、1-(β-D-ribofuranosyl)-1H-1,2,4-triazone(8)、尿嘧啶苷(9)、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酯(10)和2-苯乙基-βD-吡喃葡萄糖(11)。活性研究显示,化合物1b对IL-6的分泌抑制效果明显;化合物1、1a、1b、2、8可降低APAP诱导的LO2细胞损伤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结论化合物1a和1b为1对新的苯并二氢吡喃光学异构体,化合物2~3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化合物4~6为木脂素类化合物,还含有黄酮、苯环衍生物等,化合物4~5、8、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部分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炎保肝作用前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