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贵阳550004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广州510220
出 版 物:《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年 卷 期:2024年第41卷第4期
页 面:704-70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444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A1515010799)
摘 要:目的探讨双硫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DRlncRN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预后价值,构建肝细胞癌DRlncRNA的预后风险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377例HCC患者的RNA测序数据以及临床数据(包括374个HCC组织和50个癌旁组织),使R软件进行共表达分析确定DRlncRNA,并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进行差异性分析。预处理临床数据得到343例合格的样本,并随机分为训练集(train)172例、测试集(test)171例,在训练集中通过单因素Cox、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多因素Cox分析确定预后风险模型,计算出风险评分并根据风险评分的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效能评估。在测试集和整个队列中验证。进一步分析高、低风险组间生物学富集通路和免疫相关功能的差异。两组间比较通过Wilcoxon检验完成。结果提取lncRNA数据并进行共表达分析以及差异分析后共得到211个DRlncRNA,将差异分析后的DRlncRNA与临床样本合并后最终筛选出4个DRlncRNA用来构建预后风险模型,该模型中高风险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5),训练集患者1年、3年和5年的生存预测性能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90、0.601、0.690。测试集和整个队列中也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分析表明高、低风险组在生物学富集通路和免疫相关功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lncRNA在HCC中具有较高的预后价值,且以4个DRlncRNA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可以有效预测HCC患者的生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