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47
出 版 物:《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42卷第5期
页 面:98-102,I0024-I0027页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03704)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LJKZ0886)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21-MS-248)
主 题:足三里 脾俞 脾虚 肠道炎症 miRNA-29c/LIF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调节miRNA-29c/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轴改善脾虚大鼠结肠炎症机制,探讨“健脾益气针刺疗法改善脾虚便溏症状现代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针刺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律饮食复合方法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电针“足三里穴及“脾俞穴干预治疗,非经非穴组给予电针尾尖作为对照干预,每日1次/20 min,共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取大鼠结肠组织及全血。qPCR检测大鼠结肠组织miRNA-29/LIF轴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表达;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各组结肠组织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状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LIF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IL-1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水平有所降低(P0.05)。另外HE染色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可有效减轻结肠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的损失;TUNEL染色结果显示,针刺可以抑制miRNA-29c/LIF轴,改善脾虚大鼠结肠炎症,抑制结肠黏膜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大鼠PBMC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PBMC细胞凋亡率有所降低(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脾俞穴可以调节miRNA-29c/LIF轴,抑制肠道炎症和促炎症介质的表达,进而抑制血液、结肠黏膜细胞凋亡,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脾虚便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