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达乌尔黄鼠携带重要病原体的分布研究 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达乌尔黄鼠携带重要病原体的分布研究

Distribution of major pathogens carried by Spermophilus dauricus in the eastern grassland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China

作     者:李晋宇 白雪峰 闫文喆 李轲 汪子豪 石圆 鲁亮 李贵昌 温红玲 赵宁 刘起勇 LI Jin-yu;BAI Xue-feng;YAN Wen-zhe;LI Ke;WANG Zi-hao;SHI Yuan;LU Liang;LI Gui-chang;WEN Hong-ling;ZHAO Ning;LIU Qi-yong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微生物检验学系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媒介生物控制学系山东济南250012 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世界卫生组织媒介生物监测与管理合作中心北京102206 锡林郭勒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99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211166 

出 版 物:《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年 卷 期:2024年第35卷第3期

页      面:374-380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209002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604000) 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项目(102393220020000012) 

主  题:达乌尔黄鼠 病原体检测 巴尔通体 分布 

摘      要:目的对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东部草原达乌尔黄鼠及其携带重要病原体的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为当地啮齿动物源疾病的控制和病原体监测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5、7和9月分别在内蒙古8个样地捕获达乌尔黄鼠。使用荧光定量PCR(qPCR)/反转录qPCR(RT-qPCR)法对达乌尔黄鼠肝脏标本检测莫氏立克次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恙虫病东方体、土拉弗朗西斯菌、巴尔通体、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大别班达病毒和汉坦病毒8种重要病原体。使用χ^(2)检验进行样地、季节、性别和不同体表寄生虫(蜱、螨、蚤)携带状态间达乌尔黄鼠病原体阳性率差异性分析。结果共捕获达乌尔黄鼠181只,捕获率为1.44%,寄生虫携带率为77.35%。肝脏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巴尔通体阳性率为39.23%(71/181),其余7种病原体阳性率为0~8.84%。巴尔通体阳性率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95,P0.05)。除巴尔通体外的其他病原体感染率不同月份(季节)、样地、性别和体表寄生虫携带状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感染≥2种病原体的复合感染阳性率为8.84%。结论调查发现达乌尔黄鼠可携带多种病原体,并且存在多种病原体的复合感染,其中巴尔通体最值得关注。在南北走向的样线上,由北向南气温逐渐升高,巴尔通体阳性率逐渐降低;在东西走向的样线上,由西向东湿度逐渐增大,巴尔通体阳性率逐渐上升。初秋是当地达乌尔黄鼠防控的重点季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