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八角肉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木本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2 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昆明650224
出 版 物:《分子植物育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22卷第15期
页 面:4965-4973页
基 金: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9-A-01-04)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850014 桂科AB18221040)共同资助
主 题:八角(Illicium verum) 转录组 花青素合成 3GT
摘 要:花色是植物重要性状之一,目前尚未明确八角(Illicium verum)两种不同花色形成的原因。本研究以八角淡红花、红花两种种源为试验材料,利用RNA Sequencing (RNA-Seq)技术进行八角种源转录组基因表达分析,探索八角花色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基础。结果表明:八角淡红花与红花种源之间存在2 824个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 352个,下调基因1 472个。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注释到3个大类共51个通路,KEGG富集分析注释到5个大类共130个通路,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花青素生物合成通路。本研究筛选与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发现共有8个差异基因与4个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结构基因4CL、CHI、DFR、3GT相结合且大部分表达上调,尤其3GT可能是决定八角花色加深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筛选到了八角淡红花与红花之间相关的差异基因,特别是花青素生物合成等方面的基因,揭示了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是八角花色加深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