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静稳累积污染的石嘴山市PM_(2.5)局地源解析 收藏

基于静稳累积污染的石嘴山市PM_(2.5)局地源解析

Local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_(2.5) in Shizuishan City Based on Calm Weather Cumulative Pollution

作     者:陈引 赵欣 漆丹 杨帆 陆建刚 CHEN Yin;ZHAO Xin;QI Dan;YANG Fan;LU Jiangang

作者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出 版 物:《中国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年 卷 期:2024年第40卷第3期

页      面:71-8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4200) 

主  题:静稳 PM_(2.5) PMF 局地源 

摘      要:为探究静稳条件下PM_(2.5)局地源累积特征,在石嘴山市的4个不同功能区站点采集PM_(2.5)样品,并测量其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和含碳组分浓度,利用后向轨迹模型判断潜在源区,分析了静稳期和非静稳期PM_(2.5)组分浓度差异,并采用PMF模型判断静稳期局地源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有2次重污染过程是由局地污染物累积引起的;(2)沙尘源为主要的外来源,冬季非静稳期存在Si、Ca、Fe浓度大幅上升现象(浓度达到15.11、27.03、18.89μg/m^(3)),水溶性离子易在静稳条件下累积,受采暖影响,NO_(3)^(-)、SO_(4)^(2-)在冬季有更大的贡献,NO_(3)^(-)/SO_(4)^(2-)的值表明秋季机动车源对PM_(2.5)的贡献较大,冬季燃煤源对PM_(2.5)的贡献较大,OC/EC的值表明局地排放二次有机气溶胶转化效率不强;(3)静稳条件下受局地源影响,太沙站点S、Mn、SO_(4)^(2-)、EC等与工业排放相关的组分浓度最高,沟口站点受机动车源的影响,NO_(3)^(-)浓度最高(22.66μg/m^(3)),崇岗站点受煤炭加工排放影响,OC浓度远高于其他站点;(4)PMF模型解析结果显示,石嘴山市局地源中工业源(47.4%)贡献最大,其次为机动车与扬尘混合源(29.3%)、二次源(15.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