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长城保护性修缮的遗址顶面植物处置技术体系基础研究 收藏

基于长城保护性修缮的遗址顶面植物处置技术体系基础研究

Technical System and Practical Cases of the Plant Disposal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Great Wall Heritage Site

作     者:潘剑彬 蓝婧雯 黄田田 王亚洁 汤羽扬 PAN Jianbin;LAN Jingwen;HUANG Tiantian;WANG Yajie;TANG Yuyang

作者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44 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44 

出 版 物:《中国园林》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年 卷 期:2024年第40卷第6期

页      面:22-27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A01) 

主  题:风景园林 长城遗产保护 长城建筑病害 长城保护性修缮 植物景观 

摘      要:长城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及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遗产的保护性修缮以修复长城既有建筑病害、根除结构安全隐患的过程“最低限度干预但同时“原状保护为目标。北京长城遗址顶面植物是导致长城建筑病害发生且持续恶化的因素之一,但若大规模无差别清除则可能危害长城遗产本体,因而针对如何科学处置长城遗址顶面植物尚存在学术争议。以北京大庄科长城保护性修缮工程实践为例,前期已实地调研完成并阐明长城遗址顶面植物种类及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由其导致的长城建筑病害类型及其结构破坏机理;依据前期已阐明长城遗址顶面植物定量化评价体系及植物处置原则,进一步阐述长城遗址顶面植物地上部分清除后残存根系的处置技术体系,以及利用长城遗址顶面原堆积土及保留植物、分层回填因修缮剥离的原堆积土及其种子库再生植物形成“软盖层保护体系。研究成果为修复长城建筑病害、修缮后在长城遗址顶面实施“软盖层保护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