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多模态MRI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收藏

多模态MRI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     者:何彩平 马坤松 阮刚 陈木养 易俊健 黄志英 

作者机构:广东省鹤山市中医院影像中心529700 

出 版 物:《现代医用影像学》 (Modern Medical Image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33卷第5期

页      面:892-895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多模态MRI技术 乳腺良恶性结节 病变形态 血供代谢水平 

摘      要: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乳腺良恶性结节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多模态MRI技术进行平扫、DCE、DW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经60例患者MRI多模态成像图像(平扫、DCE、DWI)的检查可知:良性病变为31处,恶性病变为43处,诊断准确率为43/44(97.73%),其中乳腺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形态、边缘、强化特点的体现上差异显著(P0.05)。乳腺良性病变患者TIC类型中可见:流入型I型、平台型II型占据比例较大,乳腺恶性病变患者TIC类型中主要以流出型III型分布为主(P0.05)。乳腺良性病变ADC值显著高于恶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多模态MRI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显著,清晰显示病变形态、边缘、强化特点以及血供代谢水平差异,利于诊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