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夏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机械化收获影响的试验研究——基于黄淮海地... 收藏

夏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机械化收获影响的试验研究——基于黄淮海地区

Trial Research of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ummer Maize Planting Patterns on Mechanized Harvest in Huanghuaihai Region

作     者:赵学观 徐丽明 崔涛 张东兴 王应彪 Zhao Xueguan;Xu Liming;Cui Tao;Zhang Dongxing;Wang Yingbiao

作者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版 物:《农机化研究》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年 卷 期:2013年第35卷第9期

页      面:181-185,189页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82801[工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59) 

主  题:夏玉米 种植模式 机械化收获 落穗损失 作业效率 

摘      要: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第二大玉米产区,繁杂的种植模式给机械化收获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河南、天津、河北和江苏的9个试验点进行3种种植行距(550,600,650mm)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的玉米产量、收获损失、作业效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对产量的影响不大,600mm行距的产量比其他行距的产量略高,平均提高6.7%;600,650mm种植行距的机械化收获的落穗损失相差不大,约2.33%~2.6%;600,650mm种植行距的机械化收获的作业效率高些。整体考虑黄淮海地区现有收获机的适应行距,结合作物产量、收获损失和收获效率,并有助于推进玉米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黄淮海地区夏玉米采用600mm的种植行距。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