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版 物:《农机化研究》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年 卷 期:2013年第35卷第9期
页 面:181-185,189页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82801[工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59)
摘 要: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第二大玉米产区,繁杂的种植模式给机械化收获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河南、天津、河北和江苏的9个试验点进行3种种植行距(550,600,650mm)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的玉米产量、收获损失、作业效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对产量的影响不大,600mm行距的产量比其他行距的产量略高,平均提高6.7%;600,650mm种植行距的机械化收获的落穗损失相差不大,约2.33%~2.6%;600,650mm种植行距的机械化收获的作业效率高些。整体考虑黄淮海地区现有收获机的适应行距,结合作物产量、收获损失和收获效率,并有助于推进玉米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黄淮海地区夏玉米采用600mm的种植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