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不同分期患者中医证素、证型演变... 收藏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不同分期患者中医证素、证型演变规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Element,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 at Different Stages:A Multi-Center Clinical Study

作     者:余思邈 孙克伟 张振刚 李瀚旻 李秀惠 杨宏志 李芹 王林 周小舟 毛德文 过建春 卓蕴慧 王宪波 邓欣 王介非 曹武奎 张淑芹 张明香 李筠 宫嫚 周超 YU Simiao;SUN Kewei;ZHANG Zhengang;LI Hanmin;LI Xiuhui;YANG Hongzhi;LI Qin;WANG Lin;ZHOU Xiaozhou;MAO Dewen;GUO Jianchun;ZHUO Yunhui;WANG Xianbo;DENG Xin;WANG Jiefei;CAO Wukui;ZHANG Shuqin;ZHANG Mingxiang;Li Jun;GONG Man;ZHOU Chao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北京市丰台区100039 北京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病医院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深圳市中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杭州市西溪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出 版 物:《中医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65卷第12期

页      面:1262-126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0506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725-506,2012ZX10005005) 

主  题: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证候 证素 横断面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不同分期患者证素、证型的演变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来自全国18家临床中心的HBV-ACLF住院患者1058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早期患者618例,中期患者355例,晚期患者85例。设计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调查患者基本信息、中医四诊信息(症状、舌象、脉象),统计四诊信息出现的频率。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对早期、中期、后期HBV-ACLF患者的病性证素、病位证素、证型进行判定。结果1058例HBV-ACLF患者四诊信息76个,以出现频率≥5%的四诊信息53个作为因子分析条目,其中症状信息36个、舌象信息12个、脉象信息5个。得到HBV-ACLF中医证型4个,分别为肝胆湿热证、气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早期的病性证素分布以热(39.4%,359/912)、湿(27.5%,251/912)多见,证型主要以肝胆湿热证(74.6%,461/618)为主;中期的病性证素分布以湿(30.2%,187/619)、血瘀(20.7%,128/619)多见,证型以肝胆湿热证(53.2%,189/355)、气虚血瘀证(27.6%,98/355)多见;晚期的病性证素分布以气虚(26.3%,40/152)、阴虚(20.4%,31/152)多见,证型以气虚血瘀证(36.5%,31/85)、肝胆湿热证(25.9%,22/85)多见。结论HBV-ACLF不同分期的证素、证型分布差异较大,整体呈现湿热→血瘀→气血阴阳亏虚的虚实夹杂、由实转虚的证候演变趋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