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秦皇岛066004
出 版 物:《畜牧兽医学报》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5年第46卷第7期
页 面:1268-127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601[农学-基础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13226609D) 河北省畜牧局计划项目(2011-1-19) 河北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
摘 要:2014年以来,我国多个毛皮动物养殖场不同日龄的貂出现神经症状、腹泻和急性死亡等,采集昌黎县病死貂的脑组织通过细胞培养、病毒蚀斑纯化、病毒的形态结构观察、动物接种试验分离到1株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Mink 1。病料接种MDCK细胞能够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圆形、有囊膜、直径约为150nm,病毒悬液接种家兔能引起家兔奇痒、麻痹死亡。利用PCR方法从病死动物脑组织中扩增PRVgE基因,gE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从貂的病料中扩增的gE基因与2012年猪伪狂犬分离株的相似性高达99.4%,进化树位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与经典毒株相比,在142—144位和1 487—1 490位两处同时存在GAC和ACG连续碱基的插入。以上试验结果证实该病例是由伪狂犬病病毒感染所引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