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081
出 版 物:《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Mod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8期
页 面:92-10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YJC630085)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KFb22107XA)
摘 要: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在公司内部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其可能产生的非预期效应却常被忽视。基于股价同步性独特视角,利用2007-2022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并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精确分析了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该制度后,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显著提升,尤其是在那些应计盈余管理减少但真实盈余管理增加,以及年报可读性降低的公司中,这一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较少、分析师跟踪较少的公司,受该制度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股价同步性的提高导致了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增加和投资者信心的降低。研究揭示了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可能引发管理层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的策略性行为,从而降低股票定价效率。代理冲突和外部监督的缺失是诱导这些非预期效应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不仅深化了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非预期效应的理解,而且为监管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以警惕并应对可能的非预期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