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干咳的临床探讨 收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干咳的临床探讨

作     者:田新利 胡大一 

作者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血管中心北京100700 

出 版 物:《中国医刊》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年 卷 期:2008年第43卷第7期

页      面:3-4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临床特点 干咳 不良反应发生率 ACEI类药物 左心室功能障碍 慢性心力衰竭 换药治疗 

摘      要:自1975年Ondetti等合成卡托普利,并于1981年得到美国FDA批准后,近20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n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障碍和糖尿病肾病等。ACEI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干咳是ACEI类药物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从1985年Sesokor报道了第1例口服ACEI-卡托普利引起咳嗽以来,ACEI所产生的咳嗽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国内外报道的干咳发生率为1%-33%不等(多为10%-20%),一般不会造成患者肺功能异常,但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影响,部分患者因此中断或换药治疗。本文就其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第一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