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红蛋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男性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收藏

血红蛋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男性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Association of hemoglobin levels with long-term mortality in male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作     者:刘新民 康俊萍 吕强 胡荣 聂绍平 吴嘉惠 张崟 贾长琪 刘小慧 董建增 马长生 吴学思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市100029 

出 版 物:《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年 卷 期:2009年第17卷第2期

页      面:75-78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金资助项目(973计划 2003CB517103) 

主  题:血红蛋白类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预后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前血红蛋白对男性冠心病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药物洗脱支架对血运重建策略影响研究(DESIRE-2)为单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纳入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接受PCI或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6 005例患者。入选其中接受单纯PCI、未接受溶栓治疗、无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的2 641例男性患者,根据术前血红蛋白应用五分位法将患者分为5组(血红蛋白≤132.4 g/L组,血红蛋白132.5~140.9 g/L组,血红蛋白141.0~147.9 g/L组,血红蛋白148.0~155.0 g/L组,血红蛋白≥155.1 g/L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冠脉病变特点以及远期预后,平均随访548 d。结果血红蛋白≤132.4 g/L组、132.5~140.9 g/L组、141.0~147.9 g/L组、148.0~155.0 g/L组和≥155.1 g/L组患者在年龄(分别为64.0±10.3岁、60.3±10.35岁、57.8±10.25岁、55.4±10.9岁和54.1±10.4岁,P0.001),脑血管病史(分别为11.0%、8.2%、5.6%、5.9%和6.3%,P=0.004),血运重建史(分别为12.5%、10.2%、13.0%、13.6%和8.3%,P=0.037),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8.9±11.3、60.9±10.3、61.7±10.7、61.4±10.1和60.6±10.4,P=0.001),冠脉病变支数(P=0.003)以及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5.0±3.1 kg/m2、26.0±2.8 kg/m2、25.7±2.9 kg/m2、26.2±2.9 kg/m2和26.4±2.8 kg/m2,P0.001)、舒张压(分别为77.3±11.4 mmHg、78.0±10.3 mmHg、78.1±10.3 mmHg、79.5±11.4 mmHg和81.6±11.9 mmHg,P0.001)、总胆固醇(分别为164.1±37.4 mg/dL、172.0±37.4 mg/dL、174.6±39.5 mg/dL、180.3±41.4 mg/dL和187.5±39.9 mg/dL,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94.7±28.3 mg/dL、100.2±31.0 mg/dL、101.5±33.2 mg/dL、105.9±32.8 mg/dL和109.5±32.6 mg/dL,P0.001)、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分别为132.8±86.9 mg/dL、147.1±80.7 mg/dL、159.8±98.4 mg/dL、164.8±90.3 mg/dL和194.0±138.7 mg/dL,P0.001)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PCI术前血红蛋白是术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R0.973,95%CI0.952~0.995,P=0.016),血红蛋白最低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组患者(RR2.190,95%CI1.056~4.544,P=0.035)。结论PCI术前血红蛋白是男性冠心病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