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出 版 物:《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11年第40卷第1期
页 面:68-71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3[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10[医学]
基 金:“十一五”国家支撑课题《聋儿康复多媒体课件编辑平台及训练设备研发》(项目编号:2008BA150802):《聋儿认知规律与康复技术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2008BA150801)
摘 要:目的本研究以音位对为载体,从听说两方面探讨听障儿童的听觉识别和构音语音特征,从而为听障儿童声母构音语音异常矫治提供指导。方法对60名听障儿童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能力与构音语音能力进行分析。分别从听、说和听说对比3个维度对汉语普通话中的9项23对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和构音语音得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①9项声母音位对在听和说两方面难度分布相似,塞音与鼻音音位对.送气塞音与不送气塞音音位对的难度都较低,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音位对的难度较高;②23对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难度低于构音语音难度,被试的听觉识别平均分高于构音语音平均分;③听障儿童的听觉识别平均分和构音语音平均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听觉识别能力越高,构音语音能力也相对较高。结论听障儿童的构音语音能力落后于听觉识别能力。对听障儿童进行构音语音异常矫治时,要充分利用其听觉辨识能力,进行听说对比训练,用听带动说。以增强其构音语音康复训练的效果,提高言语听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