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厦门大嶝岛潮间带底栖微藻叶绿素荧光对温度和光照变化的响应 收藏

厦门大嶝岛潮间带底栖微藻叶绿素荧光对温度和光照变化的响应

Responds of microphytobenthic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to the temperature and light in Dadeng Island intertidal zone,Xiamen

作     者:穆文华 谢聿原 黄邦钦 MU Wen-hua;XIE Yu-yuan;HUANG Bang-qin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102 

出 版 物:《应用海洋学学报》 (Journal of Applied Oceanography)

年 卷 期:2014年第33卷第3期

页      面:318-325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基  金: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专项(201105021) 

主  题:海洋生物学 底栖微藻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温度 光照 潮间带 厦门海域 

摘      要:采用PAM叶绿素荧光技术,于2013年5月在厦门大嶝岛潮间带,对不同底质类型(泥质、泥砂质和砂质)底栖微藻的光合作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底栖微藻的光合系统II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呈泥质(0.33)〉泥砂质(0.28)〉砂质(0.01);底栖微藻叶绿素a含量亦呈上述变化趋势.不同温度(15-35℃)和不同光照透射率(0-100%)的短期(0.5-2.0 h)培养实验表明,底栖微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27℃左右)接近于环境温度,体现了其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过高的温度(35℃及以上)会抑制光合作用活性,进而限制其生长;此外,光照实验表明底栖微藻可通过自身的运动和变化来适应光照强度的变化,不同底质类型可能存在不同的光适应策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