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1
出 版 物:《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10年第42卷第5期
页 面:44-5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304[工学-建筑技术科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0502[工学-材料学] 0813[工学-建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63907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KCX1-YW-03)
摘 要: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堰塞湖,其带来的长期危害成为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依据地震滑坡成因机制及特点,对地震堰塞湖进行了类型划分,从地震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形成机制将堰塞湖分为整体滑动型堰塞湖和崩滑型堰塞湖两个大类。在崩滑型堰塞湖中,根据滑坡的成因特点又分为坠落—滑动型堰塞湖和坠落—弹射—滑动型堰塞湖两个亚类。并列举各种类型地震堰塞湖的典型实例,分析总结了各种类型的成因方式、发育特点及应急处置措施。对提高地震堰塞湖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学科意义,对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堰塞湖的长期防治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