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家公园访客自然教育形式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 收藏

国家公园访客自然教育形式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

The national park visitors’perception of nature education forms and the impacts on their behavioral intentions

作     者:曹爱红 伍泽坤 吴慧珍 阿卜杜赛米·麦麦提伊敏 吴柳 曹辉 Cao Aihong;Wu Zekun;Wu Huizhen;Abudusaimi Maimaitiyimin;Wu Liu;Cao Hui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院福州350002 

出 版 物:《中国生态旅游》 (Journal of Chinese Ecotourism)

年 卷 期:2024年第14卷第2期

页      面:375-390页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72241410) 福建农林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院开放课题项目(STWMSX23-08) 福建省省级财政林业专项资金(闽财指601号) 

主  题:国家公园 自然教育 形式感知 行为意愿 影响路径 S-O-R框架 武夷山 

摘      要:自然教育是中国国家公园的重要功能之一。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分析框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为研究对象,构建自然教育形式感知-行为意愿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访客自然教育形式感知对其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影响路径的SEM模型整体适配良好,结构效度较理想,各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适用于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作用影响机理分析;(2)访客反响较好的自然教育形式是动植物观光、科普展览、主题户外课堂等,青龙、天游峰和大红袍等是访客感知较好的区域;(3)S-O-R过程主要通过教育感知、功能性认知显著地影响访客的重游意愿,它们三者之间是最为重要的路径关系,S-R过程表现为教育感知直接正向影响重游意愿,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结果同时存在着S-O-R和S-R的复合作用,自然教育感知与重游意愿之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最后本文建议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应在教育形式上考虑公众认知水平,更加注重自然教育内涵、提升访客适游性设计和挖掘自然教育文化内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