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地理学视角下的能源-社会互动格局与逻辑——《能源与社会:思辨... 收藏

地理学视角下的能源-社会互动格局与逻辑——《能源与社会:思辨性透视》解读与评述

The landscape and logic of energy-society interactions from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Interpretation and review of Energy and Society:A Critical Perspective

作     者:杨宇 郭越 YANG Yu;GUO Yue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29 

出 版 物:《世界地理研究》 (World Regional Studies)

年 卷 期:2024年第33卷第8期

页      面:77-86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3[法学] 06[历史学] 07[理学] 070502[理学-人文地理学] 030301[法学-社会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60201[历史学-历史地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203[管理学-旅游管理]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705[理学-地理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21001 72348003) 

主  题:能源地理 思辨性 能源转型 能源安全 地缘政治 

摘      要:能源与社会之间存在复杂而多维的互动格局与逻辑。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不平衡发展、脆弱性及转型过程,全球化、城市化、国际发展及社会正义等因素,都在塑造着能源系统在资源、经济、基础设施和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变迁。能源地理研究聚焦能源可及性、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等问题,旨在揭示能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探究能源与社会互动的深刻逻辑,主要涵盖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能源、空间和流动,安全、脆弱和正义,转型、治理和未来。能源与社会的研究主要通过大量案例分析系统剖析能源系统的社会嵌入特征,将能源问题置于广泛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探讨能源系统和社会结构如何相互塑造,为能源地理学术研究和相关政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能源研究组的创始人共同撰写的《能源与社会:思辨性透视》是能源地理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证借鉴。为此本文从能源与社会关系入手,对其进行解读与评述,期待能够为能源与社会的研究提供思辨性思考。在此评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中国的能源地理研究的四个关键议题,即能源决策的多尺度特征、消费实践的社会空间多样性、中国能源经济的跨境性质及转型行动者的多元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