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的... 收藏

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cross-education combined with electromyography biofeedback intervention on wrist dorsal extens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ubacute stroke

作     者:秦汉 温晓妮 孛学平 王伟吏 王腾 柯冬冬 QIN Han;WEN Xiaoni;BO Xueping

作者机构: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省西安市710068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出 版 物:《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39卷第9期

页      面:1321-132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5[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交叉迁移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亚急性期 腕背伸 

摘      要:目的:观察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交叉迁移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联合组,每组各1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交叉迁移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叉迁移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以上每组治疗需持续6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joint range of motion,AROM)、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MMT)、上肢Fugl-Meyer评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患者腕背伸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FMA-UE评分、腕背伸AROM及肌力评分、MBI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的FMA-UE评分、腕背伸AROM及肌力评分、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外,其他指标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交叉迁移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在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背伸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单一的交叉迁移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