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课堂上的“休止符” 收藏

课堂上的“休止符”

作     者:安海霞 

作者机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 

出 版 物:《北京教育(普教版)》 (Beijing Education)

年 卷 期:2013年第6期

页      面:71-71页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休止符 授课教师 引导学生 课堂 中国汉字 独具匠心 平等互动 有意识 

摘      要:前一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名为《独特的中国汉字》的品社课。授课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的引导、与学生平等互动的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授课教师在讲授某些环节时有意识的停顿就像是乐曲中的休止符,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静静地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交流与思考,在教师的适时引领下白悟自得获得新知,是本课最大的亮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