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断效能分析 收藏

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断效能分析

Risk factors for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bone trauma and analysis of their diagnostic efficacy

作     者:赵婷 孙颖昕 张武文 周思源 周鑫叠 冯同保 张平 Zhao Ting;Sun Yingxin;Zhang Wuwen;Zhou Siyuan;Zhou Xindie;Feng Tongbao;Zhang Ping

作者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常州213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常州213000 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常州213000 

出 版 物:《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年 卷 期:2024年第40卷第9期

页      面:809-8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常州市卫健委青年科技项目(QN202367)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BRA2018170) 江苏省医学会检验医学科研专项资金项目[SYH‑3201160‑0065(2023012)] 

主  题: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下肢 骨折 危险因素 

摘      要:目的探讨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断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1例,女47例;年龄17~96岁[(55.2±19.5)岁]。根据入院后96 h内的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58例)和非DVT组(50例)。其中DVT组骨创伤后7 d内发生下肢DVT 42例,7 d后发生下肢DVT 16例。收集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致伤原因、骨折部位、是否手术、入院时Caprini评分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和血栓四项[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体(tPAIC)、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体(PIC)]。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的相关性并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评价并比较各危险因素对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的诊断效能,并进一步评价各危险因素对骨创伤后7 d内发生DVT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Caprini评分、D‑D、TAT、TM和PIC与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aprini评分(OR=1.36,95%CI 1.12,1.65,P0.01)、TAT(OR=1.05,95%CI 1.00,1.10,P0.05)和TM(OR=1.34,95%CI 1.02,1.77,P0.05)与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TAT(AUC=0.76,95%CI 0.67,0.86)的诊断效能最大,TM(AUC=0.72,95%CI 0.62,0.81)和Caprini评分(AUC=0.72,95%CI 0.62,0.82)的诊断效能次之。将各危险因素进行联合分析能有效提高对DVT的诊断效能(AUC=0.84,95%CI 0.77,0.92)。另外,TAT(AUC=0.81,95%CI 0.71,0.91)对骨创伤后7 d内发生下肢DVT的诊断效能更优,且高于Caprini评分(AUC=0.72,95%CI 0.61,0.83)和TM(AUC=0.71,95%CI 0.60,0.83);同时,将各危险因素联合分析也能有效提高对骨创伤后7 d内发生下肢DVT的诊断效能(AUC=0.85,95%CI 0.77,0.93)。结论Caprini评分、TAT和TM是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三者对发生下肢DVT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将三者联合分析能显著提高诊断效能,较单独使用各指标的诊断效能更高。同时,TAT对骨创伤后7 d内发生下肢DVT的诊断效能更优,将各危险因素进行联合分析同样能提高其诊断效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