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靶向TFRC的仿生纳米粒用于易损斑块的诊疗一体化评价 收藏

靶向TFRC的仿生纳米粒用于易损斑块的诊疗一体化评价

作     者:王尔祥 杨涵荞 房飞 刘肖珩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成都610000 

出 版 物:《医用生物力学》 (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年 卷 期:2024年第39卷第S1期

页      面:534-53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07[理学] 070205[理学-凝聚态物理] 08[工学] 080501[工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702[理学-物理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1932014 12372315 

主  题:易损斑块 纳米载体 纳米沉淀法 光声成像 仿生 精准识别 纳米粒 抗炎药物 

摘      要:目的易损斑块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重要病理基础,它的破裂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缺乏可用于易损斑块精准识别和治疗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拟构建靶向TFRC的仿生纳米粒用于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并维持斑块稳定。方法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易损斑块中泡沫细胞高表达的表面受体并通过临床和动物样本验证其表达。合成CTSK响应含有抗炎药物阿司匹林的前药载体PLGA-PEP-ASA并通过FTIR、HNMR表征结构。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含有近红外荧光分子IF780和肝受体激动剂的纳米载体。通过共挤出方式构建红细胞膜包被的仿生纳米粒并通过点击化学方式修饰TFRC靶向的AbM@LXR-NP。通过TEM、NTA和WB表征纳米载体的形貌、粒径和表面标志物。通过光声成像评价Ab-M@LXR-NP对易损斑块的靶向能力,通过大体油红染色、免疫组化评价Ab-M@LXR-NP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和动物标本染色证实易损斑块部位的泡沫细胞高表达FTRC受体;FTIR、HNMR结果证实成功合成PLGA-PEP-ASA;TEM结果显示纳米粒呈均匀的球形,粒径约为124 nm,表面携带红细胞标志物。光声成像结果证实Ab-M@LXR-NP可靶向到易损斑块部位。体内治疗结果显示,Ab-M@LXR-NP可减少斑块坏死核心面积。增加斑块胶原含量,斑块稳定性增加。结论Ab-M@LXR-NP可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并增加斑块稳定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