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侧切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 收藏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侧切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

Biomechanics during cutting movement in individuals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作     者:任爽 时会娟 梁子轩 张思 胡晓青 黄红拾 敖英芳 REN Shuang;SHI Huijuan;LIANG Zixuan;ZHANG Si;HU Xiaoqing;HUANG Hongshi;AO Yingfang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运动创伤治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91 

出 版 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56卷第5期

页      面:868-87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0943,31900961)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教学研究基金(2020YB44) 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培育基金(BMU2021PY00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BYSYLXHG2020007) 

主  题:前交叉韧带重建 侧切动作 生物力学 术后康复 

摘      要: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后12个月左右的患者在侧切动作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确定主要的异常生物力学特征及其机制。方法:对16例ACL重建术后12个月左右的患者同步采集侧切动作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计算膝关节的三维角度和三维力矩。应用配对t检验方法分析重建侧与未伤侧之间的生物力学特征差异。结果:在侧切动作过程中,ACL重建侧的水平向后地面反作用力峰值(ACL重建侧0.380±0.071,未伤侧0.427±0.069,P=0.003)和垂直向上地面反作用力峰值(ACL重建侧1.996±0.202,未伤侧2.110±0.182,P=0.001)均显著小于未伤侧。与未伤侧相比,重建侧的膝关节屈曲角度较小(ACL重建侧38.3°±7.4°,未伤侧42.8°±7.9°,P0.001),而外旋角度较大(ACL重建侧10.3°±2.4°,未伤侧7.7°±2.1°,P=0.008)。ACL重建侧的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ACL重建侧0.092±0.031,未伤侧0.133±0.024,P0.001)和外旋力矩峰值(ACL重建侧0.005±0.004,未伤侧0.008±0.004,P=0.015)均显著小于未伤侧。结论:在侧切动作过程中,ACL重建患者膝关节运动主要在矢状面和水平面内呈现不对称特征,重建侧呈现较小的屈膝角度、膝关节伸展力矩和外旋力矩和较大的膝关节外旋角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