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灌浆期开放式增温对不同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收藏

灌浆期开放式增温对不同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Open High Temperature at Filling Stage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Different Wheat Cultivars

作     者:肖延军 单宝雪 刘秀坤 展晓孟 刘百川 黄金鑫 穆平 李豪圣 刘建军 高欣 赵振东 曹新有 XIAO Yanjun;SHAN Baoxue;LIU Xiukun;ZHAN Xiaomeng;LIU Baichuan;HUANG Jinxin;MU Ping;LI Haosheng;LIU Jianjun;GAO Xin;ZHAO Zhendong;CAO Xinyou

作者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中心/农业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小麦技术创新中心济南250100 

出 版 物:《西北农业学报》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33卷第9期

页      面:1624-163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200200)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0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11220361) 

主  题:灌浆期 开放式增温 冬小麦 产量 品质 

摘      要:为研究灌浆期开放条件下增温对不同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开放式红外增温技术,以‘济麦22’和‘济麦44’为材料,于2020—2022年进行灌浆期白天增温来模拟未来气候变暖下温度升高对不同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主要是淀粉和蛋白质)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增温处理的两种小麦千粒质量和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千粒质量下降3.3%~5.7%,产量损失2.0%~5.0%。增温使两个品种的淀粉含量降低1.4%~2.4%,白度降低1.6%~1.8%,面筋指数降低0.4%~3.6%。灌浆期增温处理增加了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增幅为1.1%~9.6%,沉降值增加0.8%~11.9%。另外增温处理对两种小麦面粉的淀粉糊化特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济麦22’面粉的低谷黏度和峰值黏度显著上升,最终黏度、回生值和糊化温度差异不显著;‘济麦44’面粉的低谷黏度、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显著下降,回生值和糊化温度差异不显著。综上,在其他生育进程不变的情况下,灌浆期增温将会导致小麦减产,同时小麦籽粒物质组成也将发生复杂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小麦的品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