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复合手法治疗胸腰椎骨折(A3)的有限元研究 收藏

复合手法治疗胸腰椎骨折(A3)的有限元研究

Composite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s(A3):A Finite Element Study

作     者:李稳超 俞鹏飞 马智佳 朱广晔 占戴昕鹏 李超 李子航 唐振宇 李红卫 LI Wenchao;YU Pengfei;MA Zhijia;ZHU Guangye;ZHAN Daixinpeng;LI Chao;LI Zihang;TANG Zhenyu;LI Hongwei

作者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合肥230038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江苏苏州215008 

出 版 物:《医用生物力学》 (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年 卷 期:2024年第39卷第5期

页      面:903-90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08[工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基  金:江苏省老年健康科研项目(LKM2022055)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ZD202326)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项目(LCZX202113) 

主  题:胸腰椎骨折 手法复位 复合手法 有限元分析 

摘      要: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多种手法治疗胸腰椎骨折(A3),探讨复合手术法治疗胸腰椎骨折(A3)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通过对胸腰椎骨折(A3)进行三维重建,在模型上分别采用模拟过伸体位复位、单纯按压复位、过伸体位下按压复位以及复合手法进行加载,观察模型的应力分布以及骨折椎体位移情况。结果复合手法等效应力为111.88 MPa,大于其他手法,且复合手法的应力更能集中于椎体前柱以及中柱;复合手法应力峰值为122.53 MPa,大于其他手法,集中分布于骨折椎体的骨折区域;复合手法骨折位移为3.94 mm,大于其他手法,位移分布由后柱向前中柱递减;复合手法下骨折椎体前纵韧带、横突间韧带应力最大,而过伸体位复位、单纯按压复位、过伸体位下按压复位,关节囊韧带的应力最大。结论复合手法治疗胸腰椎骨折(A3)相对于其他手法复位具有明显优势,是当前治疗胸腰椎骨折(A3)的合理方案。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