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83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100055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版 物:《水土保持研究》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13年第20卷第4期
页 面:288-292页
学科分类:090101[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晋西黄土区抗旱节水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及调控技术"(2011BAD38B02) 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HJ2010-2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014120002)
摘 要:以晋西黄土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Juglans regia)、苹果(Malus pumila)、花生(Archis hypogaea)、大豆(Glycine max)所组成的四种果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果农间作系统中透光率(TSY)、作物光合有效辐射(PAR)、净光合速率(Pn)和光效应(EL)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地区间作系统光分布模型的建立,光生态特征分析等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研究表明:(1)核桃间作模式的光照条件要优于苹果间作模式,苹果间作区域内的相对日照总量仅为33%。(2)果农间作模式中果树对作物产生的影响程度与二者的距离有关,离树体越近,作物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净光合速率越小。(3)光效应表明果树对作物存在光竞争,竞争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苹果—花生(-26.39%)、苹果—大豆(-21.89%)、核桃—大豆(-18.12%)和核桃—花生(-16.62%)。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