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情境—主体—网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四川革... 收藏

情境—主体—网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四川革命老区的考察

Situation-Subject-Network: The Construction of a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Community—A Case Study 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of Sichuan

作     者:董帅 刘艳灵 Dong Shuai;Liu Yan-ling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出 版 物:《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年 卷 期:2025年第2期

页      面:64-73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XZZ007)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共同体建构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CJJ24ND052) 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四川革命老区农村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LQ2023SB-60) 

主  题:革命老区 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 

摘      要:农村生态环境的长效化治理已成为关乎四川革命老区绿色崛起与振兴发展重要基础。建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受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是四川革命老区夯实其高质量发展底色成色的时代使然与重要根基。选取四川革命老区三个样本农村区域,对其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实施调研考察。结合“情境—主体—网络的综合分析框架,提出以系统情境营造为基础,凝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以多元主体共治为核心,激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内生动能;以治理网络优化为纽带,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的价值共创。这既可为全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学习借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提供镜鉴,也可进一步丰富中国场域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实践与理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