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辛顿·乔姆斯基·语言学发展”多人谈 收藏

“辛顿·乔姆斯基·语言学发展”多人谈

Multi-perspective Discussion:Hinton,Chomsk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

作     者:冯志伟 陈国华 李宇明 陈保亚 袁毓林 孙茂松 徐杰 司富珍 詹卫东 完权 王伟 刘畅 Feng Zhiwei;Chen Guohua;Li Yuming;Chen Baoya;Yuan Yulin;Sun Maosong;Xu Jie;Si Fuzhen;Zhan Weidong;Wan Quan;Wang Wei;Liu Chang

作者机构: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澳门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澳门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乔姆斯基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版 物:《语言战略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9卷第6期

页      面:5-17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08[工学] 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303[法学-社会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81104[工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35[工学-软件工程] 0811[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2[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主  题:诺贝尔物理学奖 语言学发展 人工智能 尤利西斯 当代语言学 语言模型 中国语言学 蝴蝶效应 

摘      要:2024年4月8日,有“人工智能教父之称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在都柏林大学接受尤利西斯奖章的获奖感言里,对乔姆斯基提出了毫不客气的批评:“语言学家被一个名叫乔姆斯基的人误导了好几代……他有一个偏执古怪的理论,即语言不是学会的。他成功地说服很多人相信这一点。但这一看就知道纯粹是胡言乱语。语言显然是学会的。大型神经网络学习语言,不需要任何先天结构,只是从随机权重和大量数据开始。乔姆斯基却仍然在说,但这并非真正的语言,这不算数,这是不对的。许多统计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也说,永远不可能在这样一个大网络里学习语言。乔姆斯基从来没有提出任何一种有关语义的理论。他的理论全是关于句法的。这篇发言引起了中国语言学界的关注,陈国华教授把它译为中文,以《杰弗里·辛顿接受尤利西斯奖章时发表的获奖感言》为题,发表在《当代语言学》2024年第4期上。10月8日,霍普菲尔德(John ***)和辛顿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关于大语言模型和语言学发展、辛顿和乔姆斯基的话题再度爆火。一位人工智能大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批评了一位美国的著名语言学家,却引发了中国语言学者的热烈讨论,反思中国语言学的问题。这形成了一个奇妙的蝴蝶效应。我刊随即与《当代语言学》编辑部筹划,联合举办“大语言模型与语言学发展座谈会。10月17日,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召开,线上线下学者各陈己见。我刊特就此设多人谈栏目与学界共享。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