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组织学染色方法在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前动物... 收藏

不同组织学染色方法在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前动物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Histological Staining Methods in Preclinical Animal Trials of Polylactic Acid Facial Fillers

作     者:朱福余 刘斌 刘增祥 屈秋锦 褚祥宇 王焱 刘伟丽 马文倩 孙立魁 孙晓霞 刘成虎 ZHU Fu-yu;LIU Bin;LIU Zeng-xiang;QU Qiu-jin;CHU Xiang-yu;WANG Yan;LIU Wei-li;MA Wen-qian;SUN Li-kui;SUN Xiao-xia;LIU Cheng-hu

作者机构: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生物材料器械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1 

出 版 物:《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24卷第20期

页      面:3818-3822页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409805) 

主  题:动物试验研究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组织学染色 胶原再生 

摘      要:目的:探讨HE染色、Masson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4种不同组织学染色方法在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类产品促进胶原再生动物试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动物试验研究获得的包埋有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组织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周边组织反应情况及I型、III型胶原的再生情况,比较不同种类染色方法在评价动物试验研究胶原再生中的适用性。结果:HE染色可用于浸润炎性细胞类型的鉴定、纤维化及囊腔形成、新生血管形成、脂肪浸润等评价;Masson染色可用于胶原纤维沉积及分布的研究,但无法对胶原进行分型;天狼猩红染色可用于研究胶原新生情况,同时能够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区分I型和III型胶原纤维;免疫荧光染色可特异性的分别标记显现出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可用于对胶原纤维的分型。结论:结合多种不同染色方法可实现对组织内炎性细胞类型及数量、胶原沉积、新生血管形成、脂肪浸润、纤维化等组织形态学变化的研究,可用于医美类面部填充剂安全性和有效性动物试验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