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神经科学中心北京100050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呼和浩特010110
出 版 物:《中药药理与临床》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40卷第11期
页 面:76-82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U21A2041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编号:2021-I2M-1-020)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2022JD-KF-20)
摘 要:目的:构建一种小鼠气虚血瘀模型并对其表征及病理进行评价。方法:分别建立双侧颈总动脉暂时性夹闭结合全身性低血压手术模型(BCCAO)、睡眠剥夺模型(SD)、双侧颈总动脉暂时性夹闭结合全身性低血压手术联合睡眠剥夺模型(CCI),运用抓力测试、舌面图像采集、旷场试验、新物体识别试验和巴恩斯迷宫试验对比三种模型与临床气虚血瘀证体征的相似度,并通过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损伤、固蓝染色检测髓鞘病变、透射电镜检测髓鞘超微结构及髓鞘脱失情况、功能核磁检测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情况。结果:双侧颈总动脉暂时性夹闭结合全身性低血压手术明显降低术后全脑血流量,造成小鼠慢性脑缺血,但该模型与睡眠剥夺模型并不能完全模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症状;二者联合构建的CCI模型小鼠前肢抓力显著减弱,舌质黯淡;行为学检查结果显示其自主活动能力、识别能力、记忆力明显减弱,表明该模型能够还原气虚血瘀证临床表征。LFB染色结果表明CCI模型在胼胝体和纹状体等区域髓鞘出现显著的病理性损伤,电镜结构证明出现明显的脱髓鞘病变。功能核磁结果表明记忆、躯体运动及感觉运动相关脑区之间的脑功能连接明显减弱,与前述气虚血瘀表征相一致。结论:CCI模型小鼠与临床气虚血瘀证的体征更为相符。该模型制备方法简单、对动物刺激性小,病理损伤明确。可用于气虚血瘀导致的脑部病理机制的深入探索,并为相关药物研发提供模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