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与心率的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对摄食和免疫应激的... 收藏

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与心率的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对摄食和免疫应激的响应

Diurnal variation of shell opening and closing frequency and heart rate of the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 and the responses of these parameters to feeding and immune stress

作     者:陈扬 吕雪峰 陆婷婷 王志炎 傅百成 袁屹平 白志毅 CHEN Yang;L Xuefeng;LU Tingting;WANG Zhiyan;FU Baicheng;YUAN Yiping;BAI Zhiyi

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浙江佰瑞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1800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动物良种创制与绿色养殖协同中心上海201306 

出 版 物:《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Journal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5年第40卷第2期

页      面:263-2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4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400105) 

主  题:三角帆蚌 开闭壳频率 心率 免疫相关酶活性 健康指标 

摘      要:为探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开闭壳频率作为机体健康指征的科学性,本研究评估了三角帆蚌(体质量为25.50 g±3.32 g)的开闭壳频率和心率的昼夜变化特征,比较了其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对摄食和免疫应激的响应特点,并分析了正常养殖条件下同群体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差异和免疫相关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夜间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均高于白天,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昼夜投饵后1 h的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均显著高于投饵前(P0.05),且心率振幅增大,表明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能响应摄食行为;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3 h,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达到最高值18.75次/h,为感染前频率的1.52倍(P0.05),感染后15 h已降低至感染前开闭壳频率的31.29%;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5 h,心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并达到峰值14.65 bpm,为感染前心率的1.25倍(P0.05),随后频率缓慢降低,12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开闭壳频率能对细菌感染做出响应,且开闭壳频率响应较心率更为敏感;试验还发现,正常养殖条件下同群体三角帆蚌存在开闭壳频率差异,可分为高、中、低开闭壳频率组,4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均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除高开闭壳频率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仅显著高于低频率组外,高开闭壳频率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中、低频率组(P0.05)。研究表明,开闭壳频率较心率对环境变化响应更敏感,高开闭壳频率组的上述免疫相关酶活性较高,本研究对将开壳频率这一计数指标作为三角帆蚌新的健康指征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尝试,对推动贝类健康养殖具有积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