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EMS处理对老芒麦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收藏

EMS处理对老芒麦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EMS 处理对老芒麦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     者:王惠知 廖志敏 张哲 谢文刚 王召明 刘志鹏 WANG Hui-zhi;LIAO Zhi-min;ZHANG Zhe;XIE Wen-gang;WANG Zhao-ming;LIU Zhi-peng

作者机构: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 

出 版 物:《草地学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33.0卷第6期

页      面:1834-184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503[农学-草业科学] 0909[农学-草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基  金:青海省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2023-NK-147)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34)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2ZD6NA007) 甘肃省首席科学家项目(23ZDKA013)) 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专项(CCPTZX2023N04)资助 

主  题:老芒麦 EMS处理 种子萌发 生理生化指标 诱变体系 

摘      要:为确定‘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最佳诱变体系,本研究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设置了5个浓度梯度(0%,0.4%,0.8%,1.2%,1.6%)和3个处理时间梯度(12,16和20 h),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存活率及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解析了不同EMS处理对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温室存活率显著下降;不同浓度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内源激素含量、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综合发芽率、发芽势和温室存活率,确定了‘同德’老芒麦的最佳诱变体系为0.4%EMS处理16 h。研究为老芒麦的化学诱变育种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