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5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保山67800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昆明650205 昌宁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云南昌宁678100
出 版 物:《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年 卷 期:2025年第26卷第5期
页 面:942-961,I0007,I000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03[农学-茶学] 0902[农学-园艺学]
基 金:云南省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202304BI090015) 大叶茶树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种业提升计划(19230835) 云南省现代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24kJTX-08) 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YNCX002)
摘 要:云南省保山市地处世界茶树发源中心地带,古茶树资源极为丰富,是普洱茶和滇红茶核心产区,研究该地区古茶树资源表型和生化组分多样性,对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挖掘利用、整合与保护,以及核心种质构建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定了保山市73份代表性古茶树资源的形态学和生化组分共50个性状,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系统评价了古茶树资源多样性。结果显示,23个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在4.135~4.277之间,平均为4.234;27个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在3.545~4.287之间,平均为4.187,变异系数介于7.88%~153.13%之间,大部分性状表现出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27个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8.419%,其中,生化组分、叶片性状和茶树花性状是茶树变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区域间有差异的21个数量性状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古茶树资源在叶片性状、茶树花性状和生化组分含量间存在一定差异。根据27个数量性状将73份古茶树资源分为5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Ⅳ类属适制绿茶类型资源,第Ⅲ类和第Ⅴ类属红绿茶兼制型资源,从73份古茶树资源中筛选出特异资源36份,其中高茶多酚(≥25%)资源6份、高氨基酸(≥5%)资源29份、低咖啡碱(≤1.5%)资源1份。本研究为保山市古茶树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种质资源信息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