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阔叶红松林下典型蕨类经济策略的季节变化 收藏

阔叶红松林下典型蕨类经济策略的季节变化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economic strategy of typical ferns in mixed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作     者:赵孟娟 金光泽 刘志理 Mengjuan;JIN Guangze;LIU Zhili

作者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院哈尔滨150040 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40 

出 版 物:《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35卷第12期

页      面:3315-332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201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53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22DS13)资助 

主  题:蕨类   性状 季节 经济策略 

摘      要:本研究以阔叶红松林常见的3种典型蕨类,即粗茎鳞毛蕨、东北蹄盖蕨和荚果蕨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春、夏、秋季测量3种蕨类的全株性状(叶、根共12种性状),分析不同季节性状变异及经济策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种间差异是蕨类全株性状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解释率可达37.2%。其中,季节对叶性状(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净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氮含量、叶磷含量)变异的解释率为42.7%,种间变异解释率为30.9%,个体差异解释率为21.4%。个体差异对根性状(根直径、比根长、根干物质含量、根组织密度、根氮含量、根磷含量)变异的解释率为47.8%,种间变异解释率为43.5%,季节解释率仅为5.3%。3种蕨类相比,粗茎鳞毛蕨表现出更保守的资源利用策略,荚果蕨的获取策略则更积极。除比根长独立于根经济谱外,3种蕨类的叶性状、根性状和全株性状均满足一维经济谱。从春季到秋季,植物整体由获取策略向保守策略转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